
外贸知识:报关是什么?
报关,作为外贸流程中的关键环节,对货物顺利进出口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它起源于古代贸易活动中,为了规范货物跨境流动、征收关税等目的而产生。
随着外贸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,报关逐渐形成一套严谨、规范的制度与流程。
报关,简而言之,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、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、进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、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。
在国内,外贸报关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。一般贸易报关,适用于大多数正常交易的进出口货物,如企业自主生产的产品出口或采购的原材料进口。这种报关方式需提供详细的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合同等单证,海关依据这些单证对货物进行查验、征税等操作。
例如,一家服装制造企业将生产的服装出口到美国,就采用一般贸易报关,向海关申报货物的品牌、款式、数量、价值等信息。
加工贸易报关,主要针对开展来料加工、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。企业需先向海关办理加工贸易手册备案,在货物进出口时,按照手册规定进行申报。
加工贸易报关可享受一些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,如保税进口原材料等。如一些电子产品加工企业从国外进口芯片等原材料,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,通过加工贸易报关,能够节省不少原材料进口环节的关税与增值税。
还有快件报关,适用于通过国外快递、邮政快件等方式进出境的货物与物品。快件报关手续相对简便,通常采用 KJ1、KJ2、KJ3 等报关方式,对于价值较低、数量较少的物品,可快速通关。比如,外贸企业向国外客户寄送样品,就可选择快件报关,快速将样品送达客户手中。
报关工作的内容涉及多个方向和内容。正常一般是单证准备,相关的报关人员要收集、整理并填写各类报关单证(每个行业、品类都不一样,具体请自行检索),要确保信息准确、完整,同时也要避免出现错误造成损失或其他相关的影响。
除了常见的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合同外,还可能涉及原产地证、质量检验证书、濒危物种证明等单证多种,具体一般会取决于货物性质与目的地国家要求等各个方面,情况较多不同的行业、产品会遇到的都不一样。
其次是申报环节,报关人员通过电子口岸系统或报关行,向海关提交报关申报数据,而海关在收到申报后,要针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,在一些情况时根据情况会对货物进行查验(也会受品类影响,具体可检索公司产品品类了解查看),一般查验的内容会包含:外形查验、开箱查验等,以核实货物与申报信息是否一致。
若货物涉及征税,报关人员还需计算并缴纳关税、增值税、消费税等税费,在海关放行后,报关人员领取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证明联等文件,用于企业后续的外汇核销、出口退税等操作。
例如,企业完成出口报关后,凭借海关签发的出口退税报关单,向税务部门申请出口退税,降低企业成本。
了解外贸报关的概念、种类与工作内容,有助于外贸企业顺利开展进出口业务,避免因报关问题导致货物滞留、罚款等风险,保障贸易活动的顺畅进行。
热门推荐
视频课程精选